受检者年纪很大,有心血管基础病,一直有吃药控制,在去年年底时因身体不适住院,医生建议做全身检查。做肠道检查时,医生考虑到受检者对于肠镜比较抗拒,便 让受检者做长安心®粪便基因检测,检测结果为阳性。医生看到报告后就张先生情况与麻醉科医生进行了会诊,再与受检者以及家属沟通,随即进一步安排了肠镜检查。
检测时间:2021年11月9日结果:阳性(+);CT值:37.97
活检情况:回盲瓣呈唇样,阑尾窝存在。结肠各段均可见4-5mm大小息肉,距肛门口35-40cm可见一环周生长新生物,呈菜花状,肠腔狭窄,活检5块,易出血,钛夹定位。 诊断结果为多发性息肉,怀疑结肠癌,结合病理及X光诊断。
(左半结肠)癌根治标本:溃疡隆起型中分化腺癌;肿瘤侵及深肌层;未见明确神经、脉管侵犯;标本两侧切缘未见癌累及;肠周淋巴结未见转移。
受检者家属表示此次是不幸中的大幸,医生确诊了张先生属于早期结直肠癌,幸好没有扩散转移。家属对于长安心®粪便DNA检测非常认可,称赞长安心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人使用非常便捷,有效地减轻病人的痛苦。同时也在张先生家属心中敲响了警钟,表示会为家人们定期做检查。
长安心®检测报告
肠镜报告
病理报告
某国企张先生,身高178cm,体重80kg,平日有抽烟、喝酒、且较少运动;该职工平时无任何症状,公司以往每年都高预算安排员工体检,但一直没有做肠道方面筛 查。去年年底参与公司组织的长安心检测活动,长安心检测出阳性。随后长安心工作人员积极协调四川省人民医院绿通安排做肠镜检测。
检测时间:2021年12月20日结果:阳性(+);CT值:35.22
横结肠近肝曲见0.3cm息肉,横结肠可见直径0.8cm息肉,降结肠可见1.0cm息肉。结果诊断为:结肠多发息肉。
1、“降结肠”ESD标本:管状腺瘤,腺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,灶性区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伴粘膜内癌形成。
2、“横结肠”ESD标本:管状腺瘤,腺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,灶性区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。
张先生平日排便正常,没有肠道不适,无家族史,因此当长安心检测阳性,第一反应是还不太相信。但当看到医院出具的肠镜报告时,结果让他捏了一把冷汗。张先生于1月13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住院安排手术,于1月16日便可以出院了。术后张先生表示长安心粪便DNA检测太及时了,等于救了他和他的家庭。客户也非常感谢公司提供这么好的产品以及肠镜报销、绿色通道等增值服务,感觉长安心®DNA检测是物超所值。后续也会建议周边亲戚朋友做长安心检测。
长安心®检测报告
肠镜报告
病理报告
“全球500强”企业高级白领潘女士,37岁(未到建议筛查年龄),无症状无家族史。因看到长安心®的报道,根据自身工作特点,趁广州旅游的机会,前往中山六院进行了粪便DNA检测,2018年7月3日检测结果阳性,经肠镜病理确诊为原位癌,立即进行手术切除,术后9个月复查肠镜阴性。该病例提示要关注肠癌年轻化趋势。
检测时间:2018年7月3日结果:阳性
乙状结肠有一2cm*2cm的亚蒂息肉,取活检。
绒毛状-管状腺瘤,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(原位癌),基底部切缘未见腺瘤。
该病例提示要关注肠癌年轻化趋势。
长安心®检测报告
肠镜报告
病理报告
东莞光华医院某受检者夫妻双方均有肠癌家族史,家庭中父亲57岁,不愿意做肠镜,儿子23岁,未考虑过肠道筛查。考虑其家族史,对全家及亲属进行长安心®检测,2020年12月7日长安心®检测结果父子二人均为阳性,经过肠镜病理确诊,结果均为管状腺瘤。同时,家族中一位27岁的亲属也查出管状腺瘤。此案例提示有肠癌家族史者不论年龄,均需定期筛查。
检测时间:2020年12月7日结果:父亲:阳性(CT值:37.7) ;儿子:阳性(CT值:37.91)
父亲:结肠多发息肉;儿子:乙状结肠多发息肉。
父亲:结肠管状腺瘤;儿子:乙状结肠管状腺瘤。
此案例提示有肠癌家族史者不论年龄,均需定期筛查。
父亲长安心®检测报告
父亲肠镜报告
父亲病理报告
儿子长安心®检测报告
儿子肠镜报告
儿子病理报告
李先生是铁路局的退休职工,平日生活规律,肠道没有不适,精神状态一直都不错。前段时间好友赠送了一盒长安心®给李先生,推荐李先生做肠道健康筛查。李先生 认为自己没有任何肠道问题,但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做了检测。长安心检测结果为阳性,看到报告的李先生及家属们都很意外,商量过后决定做肠镜进一步检查。
检测时间:2021年12月10日结果:阳性(+);CT值:34.66
直肠:可见多发隆起大小约0.3-0.4cm息肉。距肛门4cm,表面结节样改变,染色后病变清晰,肿物性质待查。乙状结肠:退镜39cm、35cm各见两枚肿物,大小约1.2cm-1.5cm。降结肠:可见两枚大小约0.6-0.7cm息肉。横结肠:可见大小约0.5cm息肉。肝曲:可见大小约0.4cm息肉。
内镜诊断:1、直肠肿物性质待查 2、乙状结肠多发肿物 3、直肠、结肠多发息肉
(肝曲)炎性息肉;(降结肠、乙状结肠,ESD)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;(直肠,ESD) 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
家属表示李先生平时很健康,当看到肠镜的结果真的吓了一跳,没有想到李先生的肠道里有那么多息肉。医生也感叹李先生还是很幸运的,距肛门4厘米处的腺瘤如果再晚半年发现,可能肛门就保不住了。家属们对长安心®大加赞扬,直言如果不是做了这个检查,及时做手术治疗,可能他们家庭都会面临破碎。李先生住院期间家属们自发在病友中推荐长安心®,也打算团购赠送亲友。
长安心®检测报告
肠镜报告
病理报告
赵先生退休后开始偶有便血、腹痛情况,时轻时重,患痔疮多年但羞于开口,并未引起重视,直至去年便血症状加重,出现了明显消瘦的症状,家属发现异样便询问赵先生情况,并立即挂号面诊。在医院做了长安心®粪便基因检测,结果阳性,医生安排进一步肠镜检查。
检测时间:2021年12月8日结果:阳性(+);CT值:32.46
自回盲部至乙状结肠可见10数枚直径0.4-1.5cm息肉样隆起病变,距肛缘10cm可见溃疡隆起状新生物,长度约6cm,表面充血、水肿、糜烂、质脆、易出血。
诊断:直肠占位病变,直肠癌可能,结肠多发息肉。
1、(直肠肿物)大体:肠管一段,长12cm,周径6-7.5cm,距另一侧切缘5.5cm处见一溃疡型肿物,大小约7.5*4.8*1.5cm,肿物环肠壁全周生长,切面灰白实性、质中。镜下:腺癌(中分化),大小约7.5*4.8*1.5cm,肿瘤侵透肌层达浆膜下,局灶紧邻浆膜;未见明确神经侵犯;两断端及环周切缘未见肿瘤,检见肠周淋巴结22枚,其中4枚可见癌转移(4/22)。
2、(乙状结肠息肉)管状腺瘤,大小约1.5*1.3*0.6cm,切缘净。
主诊医生表示,早期直肠癌的隐蔽性很强、症状也较轻,容易让人忽视。像赵先生一样检查到“痔”就不再作进一步检查的患者非常常见,导致直肠内发生的癌前病变,如息肉、溃疡等未能及时发现治疗而发展成癌症。长安心®粪便基因检测准确率高,患者依从性强,能给医生、患者提示肠道风险,是很好的辅助诊断项目。
长安心®检测报告
肠镜报告
病理报告
张女士是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的退休职工,近期一直有便秘的症状,张女士便到消化内科主任处就诊,消化科主任考虑到张女士心脏做过手术,一直都在服用阿司匹林,不适合做肠镜,主任便让她使用长安心做肠道检测。
检测时间:2021年12月7日结果:阳性(+);CT值:37.95
镜下所见:横结肠及乙状结肠见多发息肉,横结肠见两枚0.8*0.8cm大小息肉,粘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后EMR切除送检,创面处理后钛夹封闭,另电凝4枚。乙状结肠见1.0*1.0cm大小息肉,粘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后EMR切除送检,创面处理后钛夹封闭,电凝5枚。肛门内见痔核数枚,表面充血。
诊断意见:1、结肠多发腺瘤EMR切除术;
2 、结肠多发息肉电凝术 3、痔
1、(横结肠)管状绒毛状腺瘤;
2、(乙状结肠)管状绒毛状腺瘤。
张女士使用长安心®后评价说:“我自己也是一名医疗工作者,知道以前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做肠镜是很麻烦的,需要停药5-7天才可以做检查。而且做肠镜的过程也是比较痛苦的,包括我自己也会害怕。因此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一拖再拖,或者干脆不检,导致发现肠癌时已经无力回天了。幸好现在有这么方便的粪便DNA检测项目,长安心®不需要停药,检测准确度高,对于患有基础疾病,年纪较大以及对于肠镜比较抗拒的患者都是很合适的选择。”
长安心®检测报告
肠镜报告
病理报告
沈先生就诊前1个月出现了便血的情况,当时沈先生以为是痔疮复发,没有太在意,但过去一周便血情况一直没有缓解,还出现了间断腹痛症状。沈先生便去了静海中医院就诊并做了相关化验检查,结果提示了贫血,医生开了对症的中药,但是服药一周并没有改善。沈先生后来辗转就诊了两家医院,最后去到天津市人民医院肛肠科就诊,医生给沈先生开了长安心®粪便DNA检测以及肠镜检查同时比对检测。
检测时间:2021年12月28日结果:阳性(+);CT值:26.83
所见:进镜顺利30厘米达乙状结肠中段部,可见环周溃疡性肿物,肠腔狭窄,内镜不能通过。肿物质脆,易出血,取活检数枚。旁钛夹定位。
诊断:乙状结肠占位病变(以CA首位考虑)。
诊断:(左半结肠癌根治标本)中分化腺癌,侵至浆膜,可见脉管内癌栓,肿瘤浸润最深处距环周切缘小于1mm,肠管两切端及吻合环未见癌组织,肠周淋巴结24枚未见癌转移,PT3N0Mx,Dukes
B期。
其他检查:胸部以及全腹部CT未见明显异常。
天津市人民医院肛肠科专家表示,目前院内已经把长安心®粪便DNA检测纳入肠道常规检测项目中,在多次对比检测中长安心®准确度非常高,作为辅助诊断项目对医生也很有帮助,提高了肠镜检出率,给到患者更高质量的治疗保障。
长安心®检测报告
肠镜报告
病理报告
吴先生平日身体和精神都很好,虽说已经70岁了,但看起来就像50多岁。今年年初,吴先生因出现便血症状,到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。医生给他做了肛门指检但无异常,便让吴先生进一步做长安心®粪便DNA检测。几天后,医院出具了检测报告,结果显示阳性,报告引起了医生和院内工作人员的重视。期间吴先生便血症状稍有缓解,原不打算做肠镜检查,最终在工作人员再三致电劝说下才愿意进行肠镜检查。
检测时间:2022年1月4日结果:阳性(+);CT值:36.74
所见:直肠部分粘膜充血水肿,粘膜下血管纹理欠清晰,散见数枚息肉增生,直径约0.2-0.4cm,齿线上下见混合痔。升结肠近肝曲见一环肠腔生长肿瘤,约占肠腔1/2周,表面糜烂,钳取3块组织送检。
诊断:1、结肠肿瘤(性质待定) 2、直肠多发性息肉 3、直肠炎
所见:肠管一段,全长27cm,周径4-6cm。结肠断端8cm处见一溃疡肿物,肿物体积3cm*3cm*1cm,环肠1/2周,肿物切面灰白,实性,质稍硬,侵及全层。
诊断:(右半结肠)中分化腺癌,癌组织侵及肠壁浆膜下层,肠周淋巴结9枚,0/9见癌转移。
吴先生术后感慨道:“医生和工作人员看到长安心®粪便DNA检测阳性,坚持让我做肠镜检查,当时内心其实是挺抗拒的,感觉会很难受。但是现在真的很感激他们,不然我可能真的会一直拖着,后果不堪设想啊!”
长安心®检测报告
肠镜报告
病理报告
一提到大肠癌,大家很容易就想到老年人,但是绝非只有老年人才会得大肠癌。 而且非常不幸的是,中老年人由于对癌症比较警觉,一般发现大便带血,往往会想到肠癌的可能,会及时去看医生,治疗效果也相对比较好。但是,对于绝大多数的年轻人即使有症状,也很少往肠癌方面考虑,多认为是痔疮或肠炎等,不会引起重视,杨女士就是其中一位。当时杨女士自觉肠道不适,只想到医院开些药,医生凭着职业的敏锐还是根据她的情况开了长安心®粪便DNA检测,结果阳性。
检测时间:2021年12月24日结果:阳性(+);CT值:34.83
所见:升结肠可见一菜花样肿物,环肠腔约1/2生长,肿物表面糜烂,质脆易出血,取组织送检。肛门可见痔疮。
诊断:升结肠中分化腺癌;痔疮。
所见:(升结肠肿物)灰黄色碎组织一堆,总体大小为0.8*0.7*0.3cm
诊断:(升结肠)腺癌,中分化。
肛肠科医生说道:“大肠癌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发现的太晚,错过根治性切除的手术时机,只要早发现,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的大肠癌,治疗的效果都很好。肠癌高危无症状人群建议定期做粪便DNA检测(长安心®),若出现肠癌的常见症状,如大便带血、持续的肛门下坠感和排便不尽感等时,应进行结肠镜检查,尽早发现大肠癌或大肠息肉等癌前病变,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。”
长安心®检测报告
肠镜报告
病理报告
谭先生是一位银行职工,平日工作比较忙,经常久坐,吃饭大多都是点外卖,比较喜欢重口味饮食。谭先生在检测前有轻微的便血症状,当时他怀疑自己得了痔疮,但没有引起重视。年底时单位安排职工做体检,其中包括了长安心®粪便DNA检测,谭先生了解后觉得长安心®检测方便准确,第二天便马上送检了样本。检测结果为阳性,看到报告后谭先生比较担心,第二天便到医院预约进一步做肠镜检查。
检测时间:2020年11月9日结果:阳性(+);CT值:36.86
所见:距肛缘15cm直肠处发现一息肉,山田分型:Ⅲ型:有亚蒂、短蒂状,大小约12*15mm,息肉表面分叶状,呈红色调,pit分型为Ⅲ-L。
诊断:直肠息肉
(直肠活检)管状-绒毛状腺瘤,建议定期复查。
术后谭先生感叹道:“我的生活习惯一直不太健康,但感觉自己还年轻,所以没有重视。幸亏长安心®给我提了个醒,不然估计我还是会按照原来的状态生活,也不会想到医院去做肠镜检测的。”谭先生表示之后会听从医嘱,定期做好复查,改掉坏习惯,更健康地生活!
长安心®检测报告
肠镜报告
病理报告
陈先生从一年多前开始经常会有肛门灼热坠胀感,排便总是感觉排不尽,大便比较干硬。今年年初时陈先生到南方医院就诊,医生给他做肛门指检,肛管直肠交界处压痛明显,肛镜检查可见齿状线上粘膜轻偏中度隆起,肛隐窝充血明显。陈先生也做了长安心®粪便DNA检测结果显示阳性,主诊医生得知结果马上进一步安排了肠镜检查。
检测时间:2022年1月27日结果:阳性(+);CT值:34.12
所见:升结肠近肝区、肝曲各可见一息肉,山田分型Ⅱ型,表面光滑,大小约5mm、6mm;距肛门约60cm、55cm横结肠可见一息肉,山田分型Ⅲ型,表面分叶状,大小约8mm、7mm;距肛门约30cm可见一息肉,山田分型IV型,表面结节样,大小约30mm;乙状结肠、直肠各见一处息肉,山田分型Ⅲ型,表面尚光滑,约5mm、7mm,均行高频电切,予钛夹封闭创面。
诊断:1.大肠多发息肉;2.内镜下切除术(EMR+高频电切)
1.(乙状结肠距肛门约30cm EMR)混合性腺瘤,部分为管状绒毛状腺瘤,部分为未分类锯齿状腺瘤,局部高级别异型增生并癌变/黏膜内中分化腺癌;基底切缘未见病变残留;
2.(升结肠、肝曲活检、乙状结肠、直肠活检)多发管状腺瘤,建议定期复查;
3. (横结肠EMR)管状腺瘤,蒂部切缘干净。
陈先生术后表示:“我一直以来都有肠道不适,其实早就该到医院检查一下的,但自己还是心存侥幸,拖了一年多才来就诊。当看到长安心®粪便DNA检测结果阳性时就有不好的预感了。果然肠镜中发现那么多息肉,心里着实挺害怕的。幸亏医生说治疗得还算及时,只用内镜治疗就行,也不需要开刀手术,也是不幸中的大幸了。”
长安心®检测报告
肠镜报告
病理报告
盖女士是一名退休医务人员,在医院长期紧张的工作状态,且年轻时经常喜欢喝点酒,所以一直以来都有肠胃不适;她有将近30年的便秘史,排便不规律,大概一周一次。前年年底盖女士到南京明基医院做了长安心®粪便DNA检测,结果显示阳性;当时在肠镜检查中发现了一枚息肉,做了内镜切除,病理显示为增生性息肉。到了今年春节后,盖女士感觉胃部不适,经常反酸,就到医院做了胃镜,查出了胃部息肉,医生看了盖女士的病历,同时也让她复查了肠镜。
检测时间:2020年12月18日结果:阳性(+);CT值:37.97
乙状结肠∶中下段见0.8*0.9cm息肉、表面粗糙、EMR术后2枚钛夹闭合切面。
降结肠∶下段见0.6cm息肉一枚、APC治疗。
升结肠∶下端见1.2cm大小息肉、EMR术后2枚钛夹闭合切面、无出血。
诊断∶结肠多发息肉镜下EMR及APC治疗。
1."回盲部" 示∶管状腺瘤,部分腺体低级别上皮内瘤变(轻-中度异型增生,局部中度异型增生)。
2." 乙状结肠" 示∶锯齿状腺瘤。
盖女士术后心有余悸的说道:”原来我以为肠道的小息肉已经解决了,心里一直都没太在意,也没有定期复查。这次要不是胃不舒服来就诊,肯定也不会发现肠道已经发展成上皮内瘤变了。之后一定会按照医嘱,定期做长安心®粪便DNA检测配合肠镜复查,再也不能掉以轻心了!”
长安心®检测报告
肠镜报告
病理报告
赵先生患有痔疮20年余,去年年底有便秘症状,大便较干硬,偶有便血,多是滴血、喷血、大便表面附血。赵先生感觉便血情况较为严重便到南方医院肛肠科就诊。医生给赵先生做了肛门指检,无发现异常;肛门镜检查见齿状线上粘膜轻偏中度隆起,肛隐窝表面充血明显。医生进一步安排赵先生做长安心®粪便DNA检测。
检测时间:2021年10月21日结果:阳性(+);CT值:37.84
所见:距肛缘18cm乙状结肠处发现一息肉,山田分型∶Ⅲ型∶有亚蒂,直径约8mm,息肉表面光滑。距肛缘10cm直肠处发现一息肉,山田分型∶I型∶呈丘状,直径约3mm,息肉表面光滑。
诊断:结肠多发息肉
1、(乙状结肠活检)管状腺瘤伴部分腺体高级别异型增生,局部癌变/粘膜内癌,浸润深度Haggitt分级∶1级(息肉头部浸润),未侵及粘膜肌层,未见肿瘤出芽,未见脉管内癌栓及神竖侵犯,蒂部未见病变残留;
2、(直肠活检)管状腺瘤,建议定期复查。
赵先生术后表示:“自己多年前就患有痔疮,期间有多次便血后又缓解的经历,这次本以为是痔疮复发,没想到肠道里已经癌变了。其实以前也多次想做一下肠道检查,但心里还是不太愿意做肠镜,也不知道现在有这么方便的粪便DNA检测,回去以后也会让家人朋友都要做一下肠道筛查,早发现早治疗。”
长安心®检测报告
肠镜报告
病理报告
林女士体型中等,生活规律,饮食正常,无长期久坐习惯。在今年的2月中旬,林女士到体检中心做健康查体,自述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次数增多,大约2-3次/天,每次大便量少,大便变细,伴有排便不尽感,偶有便血等症状。体检中心医生随即让林女士做了长安心®粪便基因检测,结果为阳性,经由康立明工作人员安排“绿色通道”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做肠镜检查。
检测时间:2022年1月4日结果:阳性(+);CT值:34.49
所见:直肠:距肛缘10-12cm见溃疡型肿物,活检;距肛缘5cm见1枚约0.6cm息肉,EMR切除送检,创面整齐无出血。
诊断∶直肠肿物(待病理);直肠息肉(EMR切除,待病理)。
1.(直肠)黏膜内癌,请结合影像学浸润深度综合考虑。
2.(直肠息肉)管状腺瘤。
林女士术后对公司及工作人员多次表达了感谢之情,同时感槪道:”我是忽视了肠道的症状,更没关注身体变化,其实也隐隐感觉到有不对劲,但还是不重视;这次是偶然去体检才发现已经这么严重了。千万不要觉得自己还年轻就不重视身体,防患于未然,才是不受罪、少花钱的唯一手段。”
长安心®检测报告
肠镜报告
病理报告
商女士日常比较注重自身健康,一直以来都没有感觉到肠道不适。在2019年体检中偶然发现患有结肠多发性肠息肉,当时在肠镜检查中发现了十多枚0.5-0.7cm的息肉;医生也给商女士做了内镜钳除,病理显示为结肠黏膜慢性炎伴管状腺瘤形成。本月中,商女士到院复诊时,医生让她检查了便潜血以及长安心®粪便DNA检测;便潜血显示【阴性】,但长安心结果是【阳性】。医生随即让商女士做进一步肠镜检查。
检测时间:2022年3月22日结果:阳性(+);CT值:37.27
所见:直肠∶见十余枚大小约0.4cm扁平息肉。 降结肠∶见数十枚大小约0.4-0.6cm扁平息肉。 横结肠∶见十余枚大小约0.4cm扁平息肉。
升结肠∶见数十枚大小约0.4-0.6cm扁平息肉,均予APC治疗。
诊断:全结肠多发息肉,APC治疗。
诊断:"直肠"管状腺瘤,部分腺体低级别上皮内瘤变。
商女士谈道:“我是无症状的人群,也没有肠道疾病家族史。在前年的肠道检查中发现了很多息肉,当时做完治疗后放心了不少,日常的复查我只做了便潜血常规检查,结果一直都显示是阴性的。本月到院复诊,当看到长安心®粪便DNA检测是阳性时就有不好的预感。果然,这次检查出肠道内长了非常多息肉,部分已经发展成腺瘤。庆幸的是发现较早,之后真的不敢再有松懈了,定期排查,防止息肉恶变。”
长安心®检测报告
肠镜报告
病理报告
安先生从事餐饮行业多年,经常饮酒,红白兼有,饮食嗜辛辣,偏爱肉食。另外安先生长期作息不定,经常黑白颠倒,且吸烟三十余年,1包/天。几年前在健康体检中查出了高血脂、脂肪肝;日常久坐,每周运动少于2次。安先生自觉身体无异常不适,所以一直也没有再次做检查。近期安先生在家属多次劝说陪同下前去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做体检,在亚太结直肠癌筛查评分中评定为高危人群,因此体检中心为安先生加强了肠道方面的健康筛查。
粪便潜血试验:便潜血阴性;肿瘤指标CEA等:CEA阴性。
检测时间:2021年10月27日结果:阳性(+);CT值:36.68
所见:循腔进镜至盲肠,退镜至升结肠、肝曲见数个大小约0.3*0.4cm息肉,均予活检钳钳除;乙状结肠、直肠近肛门共见4个大小约0.5*0.6cm至0.8*1.2cm亚蒂息肉,均行高频电凝切术。诊断:结肠多发息肉切除术(EMR+钳除)
1、(结肠息肉)较大者为管状-绒毛状腺瘤,基底部未见肿瘤;余均为管状腺瘤。
2、(直肠近肛门息肉)管状-绒毛状腺瘤,基底结构不明显,请结合内镜。
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科主治医师评价道:“长安心®粪便DNA检测精确度高,患者的依从性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;对于像安先生一类需要定期随访的术后患者来说,使用长安心®和肠镜做配合筛查是一个接受度比较好的选择。”
长安心®检测报告
肠镜报告
病理报告
去年年底,蔡先生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情况,肛门疼痛,平时大便3-4次/天,伴有肛门坠胀、排便不尽感。肠道不适持续了一个多月,就诊前一周不适感加重。蔡先生在家属陪同下到天津市人民医院就诊,医生安排蔡先生做长安心®粪便DNA检测,结果是【阳性】。随即开单让蔡先生预约做肠镜。
检测时间:2021年12月24日结果:阳性(+);CT值:30.36
退镜至横结肠及乙状结肠可见3枚无蒂及亚蒂黏膜隆起,最大直径在乙状结肠约1.0cm,表面欠光滑。退镜距离肛缘3cm可见隆起型肿物,占据肠腔1/2。
所见:肠管一段,长12cm,周径6-7cm,距下切0.8cm见溃疡隆起型肿物,体积5X4X1-1.5cm,切面灰白,侵全层,占肠腔5/7周,淋巴结直径0.2-0.7cm。
诊断:(直肠)中分化腺癌,侵出肠壁固有肌层至肠周括约肌,可见脉管内癌栓,肿瘤漫润最深处距环周切缘大于2mm,肠管两切端未见癌组织,肠周淋巴结31枚未见癌转移(0/31),PT3NOMx,Dukes
B期。
天津市人民医院肛肠科专家表示,目前蔡先生的手术很成功,术后患者的精神以及胃口都还可以,但是因为来得有点晚,肠癌也发展到Ⅲ期了,相比早期,预后会比较差。据专家介绍,早期肠癌患者术后五年生存率达90%以上,而一旦到了晚期,这一数字就可能降低到20%以下。因此,尽早筛查、尽早发现,才能有好的治疗效果。
长安心®检测报告
肠镜报告
病理报告
邢先生工作中应酬较多,经常会抽烟喝酒,日常饮食比较油腻,无家族史,自觉无明显不适的症状。今年年后邢先生自行到体检中心进行健康查体时发现贫血;体检科医生结合邢先生的生活习惯,让他做了长安心®粪便DNA检测,结果阳性。医生随即为邢先生安排到消化科做进一步检查。
检测时间:2022年2月21日结果:阳性(+);CT值:37.47
所见:全结肠∶升结肠近回盲部可见环4/5周菜花样隆起,表面溃烂,上覆污秽苔,周边呈矮堤状,触之易出血,病变致肠腔狭窄,镜身勉强通过,活检质脆,弹性差;
乙状结肠:可见1枚直径约0.8cm息肉样隆起,表面光滑。
诊断:结肠占位(考虑Ca,请结合病理);乙状结肠息肉
诊断:(升结肠)考虑为腺癌(中分化)。
体检科医生表示:“近年来我国直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,而且患者的发病年龄明显年轻化。但临床上常可见到患者羞于检查或害怕检查,于是抱有侥幸心理,拿到医生开出的检查单却不做检查,最终错过早发现、早治疗的机会,非常可惜。长安心®对这方面的体检人群非常适合,群众接受度也比较高。”
长安心®检测报告
肠镜报告
病理报告
今年31岁黎先生,是一位公司职工,长期有吃腌制类食品,作息时间也不是很规律。早在1年多前,黎先生就发现如厕后擦过的手纸上时常沾有少量鲜血。起初以为是痔疮,于是改吃清淡的食物,自行购买外用药回家,用了几天,症状有所缓解,但常有反复,老是断不了根。从上月开始,黎先生便血症状加重,大便带有较多粘液,且有轻微腹痛感。黎先生见状到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,肛门指检(一),长安心® 粪便DNA检测结果阳性。
检测时间:2022年3月16日结果:阳性(+);CT值:36.21
肠镜插镜至距肛缘约3-4cm见占位性病变,呈不规则环周生长,致管腔狭窄,镜先端无法通过,活检5块,质脆。
诊断:(直肠肿物组织)癌,符合粘液癌伴印戒细胞癌成分。
消化科主任解释道:“大多人有便血情况都会以为自己得了寻常的痔疮,自行到药店购买霜剂涂抹,或服点消炎药了事,当症状好转时,就放松警惕,结果病情越拖越重。黎先生的病理结果是粘液癌伴印戎细胞癌,这种癌细胞恶性程度比较高,且生长及转移速度也很快。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是治愈印戒细胞癌和延长寿命的关键。早期的印戒细胞癌病人,由于肿瘤没有扩散和转移,通过根治性手术切除,可以将肿瘤细胞彻底切除干净,一般情况下是可以治愈。目前黎先生已转到肿瘤专科医院手术,希望他可以早日康复。“
长安心®检测报告
肠镜报告
病理报告
郑先生有哮喘和高血压病史,每遇冷空气时容易发作咳嗽、咳痰。患者就诊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时手纸带血,色鲜红,量时多时少,曾用多种“痔疮膏”治疗,效果欠佳后到医院要求行痔疮手术治疗。医生建议暂缓痔疮手术,先做肠镜检查,但郑先生对于肠镜非常抗拒,医生便向郑先生推荐进行长安心®粪便DNA检测,结果为阳性,医生经多次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,郑先生最终同意了进行肠镜检查。
检测时间:2021年 3月30日结果:阳性(+);CT值:34.01
所见:距肛缘约50cm降结肠可见1
枚直径约0.8cm息肉样隆起;距肛缘约18cm-15cm乙状结肠远端可见溃疡型肿物,占肠腔约1/3周,肿物周边增生隆起;直肠近端、中段可见散在4枚直径约0.2cm-0.3cm息肉样隆起,分别予以电凝治疗;创面均无出血、无穿孔。降结肠切除息肉样肿物回收送病理检查。
诊断∶
1.直肠多发息肉; 2.乙状结肠肿物; 3.降结肠息肉; 4.慢性结肠炎;
诊断:(直乙交界处)绒毛管状腺瘤,局灶高级别腺上皮内瘤变。
主诊医生术后谈道:本例患者临床表现为便血,自我诊断为痔疮,手术意愿强烈,检查确有内痔,但根据以往经验我还是一再坚持要患者做进一步检查。如果当时仅以痔疮草率处理,极有可能造成漏诊、误诊。对于不愿做肠镜的患者,我都推荐做长安心®粪便DNA检测,因为使用方便,接受度很高。这次也是为患者争取了早期局部切除的时机,避免了进一步恶化。
长安心®检测报告
肠镜报告
病理报告
杨女士上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科做健康查体,检测项目中包括了长安心®粪便基因检测,报告结果显示为阳性。此前杨女士身体无任何不适,无抽烟喝酒习惯,日常生活习惯良好,无家族史。体检科医生随后安排杨女士转消化内科进一步做肠镜检查。
检测时间:2022年3月16日结果:阳性(+);CT值:34.87
所见:直肠距肛缘10cm可见一处直径约2.5cm侧向发育病变,表面大小结节混合,中央略凹陷,靛胭脂及BLI观察腺管呈IIIL+IV型。乙状结肠∶可见2枚直径约0.5-0.7cm粘膜隆起,表面光滑。降结肠∶可见1枚直径约0.5cm粘膜隆起。横结肠∶可见1枚直径约0.4cm粘膜隆起。肝曲∶可见1枚直径约0.4cm粘膜隆起。
诊断:1、直肠LST(GM)(考虑管状腺瘤-管状绒毛状腺瘤,请结合病理)
2、结肠多发息肉
(直肠)绒毛管状腺瘤
体检科医生表示,消化系统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,目前肠癌有明显年轻化趋势;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应该定期做肠道健康筛查,尤其对肠癌高危人群来说,肠镜以及长安心®粪便DNA检测都很可能成为“保命的检查”。像杨女士55岁的年纪,虽然日常身体无明显不适,但做体检时除了常规体检项目,还建议增加一些更有针对性的癌症筛查项目,真正做到早预防,早发现,早治疗。
长安心®检测报告
肠镜报告
病理报告